国家喊你管理体重!“吃动结合”春季减重攻略来了
2025-04-09 08:38:02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宣布,将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明确提出“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标”,并将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防治的核心策略。
肥胖症已被列为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危险因素,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十几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说“肥胖是百病之源”! 春季是人体代谢活跃的黄金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科学控制热量摄入,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提升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力。以下是金华联济医院减重门诊关于春季减重饮食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饮食调整 1.轻断食过渡 饮食方面,可尝试短期“16+8轻断食”(16小时空腹+8小时内进食),比如早餐9点、晚餐17点前结束,给肠胃休息时间。 温馨提示:避免全天饿肚子,可多喝水、清淡蔬菜汤或无糖豆浆缓解饥饿。 2.控制进餐顺序 按“蔬菜→蛋白质→主食”的顺序吃,优先用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增加饱腹感,减少高碳水和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入。 3.减少隐形热量,增加膳食纤维 戒掉剩菜、零食、含糖饮料(如奶茶、果汁)。 多吃绿叶菜、菌菇、燕麦、奇亚籽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假期堆积的代谢废物。 科学运动 1.从低强度开始 建议从快走、瑜伽、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开始,每天30分钟,逐步恢复体能。 2.利用碎片时间 饭后靠墙站立10分钟,改善消化。 上班族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深蹲、拉伸)。 3.加入力量训练 每周2-3次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增加肌肉量以提高基础代谢率。 生活习惯:细节决定效果 1.保证7-8小时睡眠 熬夜会扰乱瘦素分泌,增加饥饿感,早睡早起有助于调节代谢。 2.饭前喝一杯温水 减少正餐食量,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 3.减少重口味饮食 高盐、高糖饮食易引发水肿和脂肪囤积,可用天然香料(柠檬、黑胡椒)调味。 4.记录饮食和体重 用APP记录每日饮食和体重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无需每天称重,避免焦虑)。 心理调整:拒绝焦虑 1.接受短期体重波动 增加的体重中可能有水分和食物残渣,通过几天调整即可恢复,不必过度焦虑。 2.设定小目标 例如“每周减0.5-1公斤”或“每天吃够500克蔬菜”,逐步建立信心。 3.找到同伴互相监督 和家人、朋友组队打卡,或加入健康社群,增加坚持动力。 金华联济医院减重门诊已开诊。门诊致力于打造多学科协作的专业减重团队,采用标准化的临床营养治疗流程,为肥胖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减重全程管理服务。 其中,减脂一号中医特方、均瑶健康每日博士三大减重套餐等治疗已投入使用数百例,倍受使用者好评。 针对情况复杂或伴有并发症的肥胖患者,我院减重门诊特别开设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汇聚肾内科、心内科、康复科、外科、中医科等多领域专家,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诊疗服务。通过多学科协作,帮助肥胖患者减重,并改善生活质量。